Skip to content

1. 基础语言能力

你有没有认真想过,我们经常提起或者偶尔称赞的文笔或者口才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文字是用来记录并传递感知的。所以,一个人能用的名词,往往局限在他能够感知的事物的总和之中,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他们能用的动词,就是这个集合里的事物能够发出或者承载的动作。

具体事物,见过就知道,没见过就不知道也很容易理解。能用语言描述具体的事物及其对他们的感知,可以算作是基础语言能力了吧?

这基础之上的才可以被称为文采或者口才吧?

毫无疑问,抽象事物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快。亚里士多德显然是个天才,但他不知道重力的存在;发明了望远镜的伽利略当然好奇过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可天才如他也无法想象许多年后有科学家想到了个用照片图像上的景深去估算恒星数量的方法;伽利略肯定也没听说过进化这个概念;达尔文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量子纠缠或者指数基金

“幸福” 这样普遍的抽象概念虽然理解上并不统一,但大家好像早都知道,也不需要教育。但更多的抽象概念,比如,适者生存双盲测试举证责任基尼系数皮格马利翁效应梅特卡夫定律摩尔定律聚光灯效应贝叶斯定理…… 这些今天的人们可能习以为常的抽象概念,往往需要数年的教育或者自我教育才可以真正习得并熟练应用。

当人们讨论语言中的修辞现象的时候,会肤浅地把它划分到语言能力之中。可本质上来看,精彩且又准确的修辞,更多基于敏锐的观察和丰富且深入的思考。

先不说那些高级的修辞,单说对一个事物的形容,即,普通的形容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

如果一个人对一个他能够感知到的事物只有一方面的感知,那么针对这个事物,他可用的形容词也就只有一个,不可能是多个。比如,同样一部电视剧,很多人只有一个感受,“好看”;而另外一个人的描述却是,“这是一个画面华丽,情绪充沛,却故事单薄,人物拉垮,但反过来又因为这个时代的品味而大火特火的电视剧”。与其说这是文采,不如说这只是对同一事物更多角度的观察、感知与思考最终在语言上的体现。

有人喜欢押韵,有人善用类比,有人擅用隐喻,有人以排比为乐,有人以旁征博引为荣。

押韵虽然看起来更多是语言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来自更多的练习,甚至钻研,以及长期的积累。更为底层的,是足够的记忆力 —— 首先要有足够量的选择,然后才能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恰当的韵脚。比如,“只要掌握了这项能力,你就无往不利…… 所向披靡。”

一个人能用精确且又出人意料的类比,说明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并且还能在众多的关联里挑出最准确最令人震惊的那个…… 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甚至罕见的技能。

一个人能不动声色地用好各种隐喻,往往来自整个文化的长期影响。比如,同样说,“他就是一颗棋子” — 这倒真是全球通用的一个隐喻,毕竟,人生如棋…… 但,接下来,这个 “棋子” 到底是什么呢?欧洲人可能在 Knight, BishopPawn 中选择(国际象棋);而中国人呢?车马炮,或者卒(中国象棋)。

至于排比旁征博引么,毫无疑问,都需要更多额外的功课,因为现编总是来不及的。

这些普遍被认为是或者属于文采或者口才,但,实际上,它们都不是基础语言能力,它们都是另外的技能,几乎各个都有各自独立且有系统的知识体系。

再比如,逻辑严谨,这更是一项终生的修炼。逻辑是一种既简单又困难的思考工具。你说它简单吧,它也的确就那么几十个概念。日常讨论中,无非是 “在 ‘因为’ 后面说清楚充分且必要的理由和根据”,或者 “在 ‘比如’ 后面给出精彩且又准确越多越好的例子”,看起来的确简单。你说它困难吧,还真是,就算练上一辈子也随时有可能突然之间阴沟里翻船。

又比如,讲故事的方式,这简直是一门艺术。一切的事物都在一个网络里不断互动,描述它们语言竟然只有树状的语法,然后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对方线性地理解。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要插叙,哪里要倒叙,哪里要抖包袱,要怎样才能做到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

这些,还是跟基础语言能力全无关系。

要非说说清楚 “基础语言能力” 指的到底是什么,大抵上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足够的词汇量
  • 足够的语法知识
  • 符合文化的通用表达方式

—— 仅此而已。至于以上提到的种种技巧或者能力,实际上都是基础语言能力之外的东西,但它们有着同样的特征,都是只能靠花时间和精力去积累才能发展出来的能力。